首页 资讯 正文

赓续“天工”文脉 聚力“赣教出海”——江西高水平推进教育对外开放

体育正文 237 0

赓续“天工”文脉 聚力“赣教出海”——江西高水平推进教育对外开放

赓续“天工”文脉 聚力“赣教出海”——江西高水平推进教育对外开放

新(xīn)华网南昌6月27日电(王晓震)6月27日,江西“天工学院”联盟成立大会暨“赣教出海”工作研讨会在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举行。来自教育部门、高校、媒体、企业等200余位嘉宾共聚赣江之畔,分享(fēnxiǎng)教育出海的(de)政策和(hé)经验、需求,共谋江西教育对外开放(duìwàikāifàng)新路径。 以(yǐ)“天工”为名 树立江西教育对外新品牌 “天工学院”之名,源于明代(míngdài)科学家(kēxuéjiā)宋应星在江西写就的《天工开物》,这本书被誉为“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”。宋应星“天工开物、匠心独运”的思想,不仅闪耀着古代科技(kējì)的璀璨光辉,更深刻蕴含着尊重规律、精工细作、经世致用(jīngshìzhìyòng)的宝贵精神。 江西省教育厅副厅长刘小强介绍,以(yǐ)“天工(tiāngōng)”命名江西教育海外办学品牌,就是要弘扬这种创新求实的精神,整合全省高校在有色金属、现代农业、中医药、陶瓷、新能源等(děng)领域(lǐngyù)的优势教育资源,推动教随产出、产教融合,打响“天工学院”品牌,以高水平教育开放服务(fúwù)地方经济社会发展,助力教育强省建设。 活动(huódòng)现场,江西省教育厅副厅长刘小强致辞。新华网 王晓震 摄 教育作为人文(rénwén)交流的(de)重要支柱和民心相通的坚实桥梁,在促进文明互鉴、共享(gòngxiǎng)发展机遇方面肩负着独特使命。江西省教育厅提出实施“赣教出海”行动,打造“天工学院(gōngxuéyuàn)”品牌,正是贯彻落实中央教育对外开放战略部署、服务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(chàngyì),高水平推进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行动。 作为联盟(liánméng)理事长单位和本次会议的(de)承办方,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院长(yuànzhǎng)朱隆亮表示,联盟汇聚省内兄弟院校的优质资源,共同探索产教深度融合、校企(xiàoqǐ)协同育人(yùrén)的新范式,这不仅仅是几所院校的简单联合,更是一次面向未来、服务江西特色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战略集结,推动江西教育“伴企出海”,深化国际产教融合。 制瓷技艺传遍四海、《天工开物》影响世界……在国际舞台,历史(lìshǐ)留给江西足够的(de)资源和底气,这些穿越时空的智慧正发挥新时代意义。刘小强表示,“天工学院”联盟的成立,为江西架起了一座通向世界的新桥梁,联盟成员(chéngyuán)单位要协同发力(fālì),坚持服务大局、彰显江西特色,积极对接赣资企业海外发展需求(xūqiú),创新境外(jìngwài)办学模式,高质量提升“天工学院”影响力。 集百家之长 让“走出去(chūqù)”道路更通畅 华东交通大学依托“交通特色、轨道核心”的办学定位,与(yǔ)中国铁建俄罗斯有限公司共同(gòngtóng)申报中文工坊,将中文学习与轨道交通、工程管理等专业技能(jìnéng)培训(péixùn)相结合(xiāngjiéhé);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与多方携手,共同在海外设立海外应用技术大学、中文工坊和职业培训中心,为中国企业“走出去”提供人才支撑,促进本土化技能人才培养与就业(jiùyè)……会上,台上嘉宾轮番介绍教育出海的实践与经验,台下听得意犹未尽。 活动现场,台下相关单位(dānwèi)代表认真记录专家讲座内容(nèiróng)。新华网 王晓震 摄 翻看联盟理事会名单可以发现,成员单位除了江西省内普通本科院校、职业院校(zhíyèyuànxiào),还有行业协会(hángyèxiéhuì)、企业、科研机构等(děng)。朱隆亮表示,联盟就是希望与成员单位形成强大合力,共同提升江西职业教育国际化的整体实力和品牌(pǐnpái)影响力。 作为联盟发起单位,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长期致力于(zhìlìyú)培养(péiyǎng)具有国际视野、通晓国际规则、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高技能(gāojìnéng)人才,也是(shì)全国最早设立的4个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基地之一,还开展(kāizhǎn)了塞拉利昂“天工工坊”“海外分校”项目等,推动职业教育“走出去”已初具成效。 联合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、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及中材国际尼日利亚子公司,成功举办“中文+职业技能”培训项目(xiàngmù);为济南职业学院承办的“汉语桥”“‘智’造(zào)汉语Soar to China”线上团组交流项目提供平台及技术支持……作为联盟(liánméng)唯一媒体单位,新华网依托媒体融合优势与全球(quánqiú)资源网络,推动中国(zhōngguó)教育标准在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的本土化实践,已在多所职业院校(zhíyèyuànxiào)落地标杆项目。 新华社江西分社分党(dǎng)组成员张敏(zhāngmǐn)表示,作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重镇,新华社建社90余年来始终践行党中央赋予的喉舌、耳目和智库职责使命,在境外设有包括(bāokuò)7个(gè)总分社在内的180多个分支机构。新华网作为新华社主办(zhǔbàn)的中央重点门户网站,拥有北美、亚太、欧洲(ōuzhōu)3个海外子公司。这些海外派驻机构,都可以为“赣教出海”提供大量海外企业资源,搭建跨国合作的重要桥梁。 响应多元需求 续写新(xīn)时代“天工开物” 以埃塞俄比亚社保大楼项目为例(wèilì),当地熟练技工缺口超过40%,企业不得不从国内调派技术骨干(jìshùgǔgàn),这导致人力(rénlì)成本上升了30%……中阳建设集团是江西抚州建筑业龙头企业,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的同时,面临(miànlín)技术人才短缺的挑战。 该集团董事长助理刘中培认为,当地职业教育体系与工业化需求的(de)脱节是主要原因,要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,必须从“输血”转向“造血”。此次加入联盟,该企业期待与更多伙伴携手合作(hézuò),积极探索“产业+教育”的海外发展新模式,在(zài)非洲、东南亚(dōngnányà)等地共建(gòngjiàn)技能培训基地,开发符合当地需求的职业标准。 中阳建设集团的(de)需求也是不少中资企业海外(hǎiwài)发展之盼。为此(wèicǐ),江西省“天工学院”建设方案就提到,聚焦我国企业海外发展和当地产业人才需求,在(zài)境外开展多层次、多领域的职业技能培训,共建职业技能培训中心、“中文+技能”短期培训项目等,为合作国培养一批懂中文的职业技能人才,并鼓励(gǔlì)高校积极参与(jījícānyù)境外国家职业标准、专业教学标准、课程标准和课程资源开发。 图为活动现场。新华网(xīnhuáwǎng) 王晓震 摄 “深化产教融合、校企协同的职业教育国际合作,首先就是要理清需求清单(qīngdān),包括高水平对外开放(duìwàikāifàng)、行业企业(qǐyè)走出去(chūqù)、教育对外开放的需求,进一步优化任务清单,对应新‘双高’建设有针对性(zhēnduìxìng)布点。”在“赣教出海”工作研讨会上,来自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的分享与联盟思路高度契合。 围绕服务国家外交战略、服务江西省企业(qǐyè)海外发展、服务高校内涵式(nèihánshì)高质量发展,联盟发出共筑协同平台、共育技术人才(réncái)、传播优秀赣鄱文化等内容的(de)倡议。到2027年,争取实现联盟成员省内高等院校(gāoděngyuànxiào)全覆盖,吸纳20家以上企业成员,建设10-15个境外“天工学院”,输出100项以上职业教育(jiàoyù)课程标准,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“天工学院”“赣教出海”品牌。
赓续“天工”文脉 聚力“赣教出海”——江西高水平推进教育对外开放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